【一、韩信点兵,多多益善】
有次,刘邦问韩信:“你觉得,我领兵能带多少啊?”
韩信咧嘴一笑,说:“皇上,您领个十万精兵出征就行。”
刘邦再次开口问道:“你最多能指挥多少兵马呢?”
韩信说:“要是我带兵,那自然是兵越多越好啦。”
那时候,刘邦虽然脸上挂了点不悦,但也没跟韩信争辩,这事儿后来就成了“韩信点兵,越多越好”的说法。
韩信的打仗本事那是没话说,刘邦一看,直接就让韩信当了大将军。韩信一上任,立马就给刘邦出了主意,要先拿下关中,再搞定三秦。他还说,得按功劳给奖赏,用人得看真本事,还得多收拢人心,这样刘邦的声望才能往上涨。
就是靠着这些关键的决策,项羽虽然老是打赢仗,但就是没法把刘邦彻底搞定。到了垓下那一仗,项羽头一回输了,结果国破人亡,啥招儿都没用了。
说到打仗的招数,韩信那真是用得溜。在公元前205年那会儿,刘邦瞅准项羽在齐地忙活,自己带了五十六万大军去攻楚国的老巢彭城。可谁成想,项羽一听彭城被攻了,立马带着三万兵马,半天功夫就杀回来了,把刘邦那五十六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,刘邦自己也只能带着十几个骑兵狼狈逃跑。这一仗打完,那些原本跟着刘邦的塞王司马欣、翟王董翳、齐王田荣、赵王歇,还有魏王豹,全都反了水,投奔项羽去了。
在那个命悬一线的关头,韩信出手了,他把那些逃散的汉军重新聚拢起来,狠狠打击了楚军,愣是把楚军挡在了京邑和索邑的大门外,保住了汉军的主力队伍。
后来,韩信出手摆平了魏国,把魏王豹给抓了。没多久,他又干掉了代王陈馀,把赵王歇也给逮住了,还劝降了燕王臧荼。打齐国那会儿,韩信碰上了大麻烦,齐军加上来帮忙的楚军,一共二十万人马。但他可不含糊,用水攻一下子就把他们打败了。齐王田广吓得撒腿就跑,最后还是被杀了。
韩信接连打下了魏国、赵国、燕国还有齐国,这样一来,彭城之战时的糟糕情况就被他完全翻转过来了。
公元前202年那会儿,刘邦带着军队在固陵跟楚军干了一仗,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,灰溜溜地撤了。到了十二月,刘邦不甘心,又派韩信带兵去垓下跟楚军拼个你死我活。韩信这人真有两把刷子,愣是把局势给扭转了,把楚军围得跟铁桶似的,最后干掉了楚军十万多人。项羽没办法,只好在乌江那边自杀了。这样一来,汉军就在楚汉争霸里头赢得了最终的胜利。所以说,在汉朝刚开始那会儿,立下大功的人里头,韩信绝对算头一号。
【二、错失三分之机】
韩信在打仗方面真是个天才,但在揣摩人心上就差远了。其实他本来有两次机会可以躲过被杀,但都被他自己给搞砸了。
第一次是在打败齐国那回。那时候,韩信一口气拿下了四个小国,觉得自己功劳大得很,就跟刘邦说要当个临时的齐王。刘邦一听这话,心里头那个不痛快啊,差点儿没骂出来。还好张良他们几个在旁边打圆场,才没让刘邦真的发火。
刘邦为了让韩信安心,就让张良去办,正式封他为齐王。另一边,项羽也不甘示弱,派了武涉去劝说韩信站到他那边。
等两边的使者都离开后,智囊蒯通就跟韩信说,让他反水刘邦。蒯通分析说,眼下的天下形势,楚军确实勇猛无敌,不过被京邑、索邑这两个地方给拖住了,动弹不得。汉军呢,虽然民心所向,但出去打了好几仗都没啥成果,反而把老百姓折腾得不轻。两边就这么耗着,好几年了,谁也没能把谁打败。
这时候,韩信手上的兵力,不管站哪边,都能帮那边打赢。既然这样,那还不如谁都不帮,让天下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。韩信只要守住齐国,再拉上赵国、燕国一起,把楚汉的后方给看住了,那两边就会投鼠忌器,谁也不敢轻举妄动。韩信要是靠自己的力量把楚汉的争斗给平息了,那全天下的人心都会向着他,诸侯们也会来依附他,这样一来,天下不就是他的了吗。
要是韩信听了蒯通的建议,哪怕最终没法一统天下,也能让三足鼎立的局面稳上好一阵子。
韩信心里头感激刘邦的好,所以没听蒯通的建议,反倒自己带兵去了垓下,硬是把项羽给逼上了绝路。
项羽一走,刘邦立马就急了,直接闯进韩信的大营,把兵权给抢了过来,转手就把韩信封成了楚王。没了兵权的韩信,就像老虎没了牙,早晚得在那帮玩心计的人手里吃亏,被干掉。
【三、不听钟离眜之谋】
公元前201年那会儿,汉朝才刚刚站稳脚跟,连一年都还没到,刘邦就急不可耐地动手了。这事儿吧,得从一个叫钟离眜的楚国大将说起。在垓下大战打响前,刘邦听了谋士陈平的点子,用了反间计,悄悄收买了项羽身边的人,让他们挑拨楚国君臣的关系。结果,好多将领都受不了,拍拍屁股走人,钟离眜也是跑路的其中一个。
钟离眜早点离开,躲过了垓下的大难。可项羽一走,刘邦就开始满世界抓楚国的将领,钟离眜走投无路,只能去找当上了楚王的韩信求助。
没过多久,钟离眜躲在楚国的事情就被曝光了,韩信因此被扣上了叛乱的帽子。钟离眜撺掇韩信一起造反,但韩信犹豫不决,最后居然打算杀掉钟离眜去向刘邦谢罪。钟离眜知道了韩信的打算,跟他说:“刘邦之所以没动手,就是因为咱俩在一起。我要是死了,你也活不成。”说完,他就自杀了。
韩信拎着钟离眜的人头去见刘邦,结果半道上就让刘邦提前安排好的兵给抓了,直接塞囚车里头,一路给押送到京城去了。
到了洛阳,刘邦饶了韩信一命,但剥夺了他的王位,贬他做了淮阴侯。几年后,韩信被人告发想造反。吕后和丞相萧何就商量了个计策,把韩信骗到长乐宫给杀了。韩信临死前感叹:“我真该听蒯通的建议,不然也不会栽在女人手里。”
【四、结语】
韩信跳槽到刘邦那边时,他讲了这么一番话:“项羽那家伙,也就只有点儿蛮力气,不懂得用能人,也不肯把手里的宝贝地盘分给手下的将领。反观刘邦,人家识人用人,论功给奖励,老百姓的心都被他拢住了。”
这些话虽然说得在理,但韩信就是没搞懂人心是会变的。刘邦为了拿下整个天下,那时候对人才那叫一个尊重,可等他真的坐上了龙椅,立马就变了脸,把一开始封的那些异姓王几乎全给宰了,就剩下一个没啥威胁的长沙王吴芮还活着。
韩信其实有两次大好机会能摆脱刘邦的手掌心,但他就是胆子不够大,别人的好言相劝也听不进去。他硬是把项羽给逼上了绝路,还错杀了钟离眛,结果呢,最后还是落入了吕后的圈套,被人家给害了。说起来,还真是让人替他惋惜。
冠盈配资-冠盈配资官网-国内正规配资公司-理财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